用户 密码 验证码
图片征集
欢迎可提供图片的个人或机构与我们联系:电邮fotoe@fotoe.com;电话18122392610。 对于急征图片,建议提交数码照片或已电子化的图片。
海南地区图片征集
发布时间:2010-04-22 16:33:18
征集期限:长期
注:来稿请注明“海南征集”字样


需求范围:海南省保亭县、昌江县、澄迈县、儋州市、定安县、东方市、海口市、琼海市、乐东县、临高县、陵水县、三亚市、万宁市、文昌市、白沙县、琼中县、屯昌县、五指山市。

文昌市、琼海市、万宁市
地理:东海岸(自文昌县抱虎角至万宁县大花角,沿岸主要港湾有清澜港、博鳌港等)

文昌市、琼海市
生物资源:海底草原(在东海岸,文昌高隆湾、琼海龙湾港和陵水新村港一带礁坪内侧,以及沿岸港湾,3至5平方公里的海草场)

文昌市、儋州市
矿能:石英砂矿

文昌市
地理:文教-王五大断裂带(横贯儋州、临高、澄迈、定安、海口琼山区、和文昌等市县,铜鼓岭北麓宝陵河河岸保留有诸多文教-王五大断裂遗迹。可拍摄温泉、岩层断裂景观)、抱罗-翁田台地(抱罗镇至翁田镇,为玄武岩台地)、金沙岛(文昌海域沙洲。可拍摄涨潮或退潮时的景观)、双帆海蚀隧道(在双帆岛[也叫双帆峙]上)。
文物:南海更路经(也叫更路簿、航海针经。文昌渔民祖辈到南海诸岛的航海图传抄本。可拍摄任何形式的文本)
科技:文昌航天港(中国将在文昌东郊镇、龙楼镇建设第四个航天发射中心,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
故居:宋氏家族祖居(文昌昌洒镇古路园村)

万宁市、陵水县、三亚市
民俗:敬槟榔(吃槟榔、以槟榔待客的习俗)

万宁市
地理:神龟山(位于兴隆华侨农场境内)、大花角(海湾)、神州半岛(三面环海,一面陆地。有东渥湾、辽前湾、渥子湾、西渥湾、南荣湾等)、小海(万宁境内最大的海滨泻湖)、石梅湾、太阳河(改道后太阳河流域成为良田沃野。可拍摄两岸农田成片场景)、牛上岭、三更罗水(万泉河上游支流)
自然保护区:礼纪青皮林自然保护区
动物:后安鲻鱼
渔猎:黎家海猎(万宁新梅黎族苗族乡新梅湾海边的黎胞,用特制的小弹弓,捕猎鱼、虾及蟹类,小弹弓长约20至40厘米。猎大鱼用长箭强弓,小鱼则用短箭小弓。可结合文物来拍摄)
矿能:万宁钛矿
物产:鹧鸪茶(主产万宁东山岭)
民俗:龙滚军坡(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举行,纪念龙滚村艺人庆筹兰)

三亚市
地理:狗岭峰(也叫高岭。拍摄狗岭峰全景,或从岭上俯瞰)、东锣岛(与西鼓岛隔海相望。可拍摄两岛同时出现的照片)、海棠湾泻湖(海棠镇中)、榆林港(在鹿回头与锦母角两个半岛的环抱中,是中国重要军港所在)、宁远河
自然保护区:三亚珊瑚礁自然保护区(以鹿回头、大东海海域为主,包括亚龙湾、野猪岛海域,以及三亚湾东西瑁岛海域)
矿能:崖城13-1气田(中国海上第一大气田,建设陆上和海上处理设施及去往海南岛和香港的输送管线)
水利:大隆水利枢纽(三亚宁远河中下游。是海南南部规模最大的水资源调配重点工程)
历史遗存:天涯驿道(三亚天涯镇文门村)
民俗:回族服饰(可拍摄资料图片或原生态服饰)
古迹:南开清真寺(位于回新村)

琼海市、万宁市
地理:金牛岭(位于万泉河出海口的山地通称)、沙洲岛(在博鳌镇)、东屿岛(在博鳌镇)
海港:博鳌港

琼海市
地理:白马岭、雷公岭、石片沟、石壁瀑布、万泉河峡谷、沙洲岛(博鳌镇)、东屿岛(博鳌镇)
自然保护区:麒麟菜自然保护区(位于琼海市龙湾港)
海港:博鳌港
民俗:“神秘谷”(土人部落至今仍保留着吃土、吃草的习俗。请拍摄原生态场景、文物等,避免拍摄民族风情表演)
植物:五指山兰花(其中“华石斛”、“密花石斛”、“聚石斛”、“美花石斛”等为海南特有种)

琼中县
地理:南茂岭、腰子河、什运河、红岭温泉
物产:琼中山鸡
文物:仕阶摩崖石刻(琼中上安乡仕阶村,五指山与汤匙岭之间的东边大岩石上,有清朝将领冯子才及幕僚刻石多处)
遗址:水会所城遗址(明代水会守御所古城遗址,位于琼中北部黎母山镇大保村
民俗:琼中黎歌(黎族民歌。拍摄唱歌场景或词曲文献)

陵水县
地理:南湾半岛、椰子岛、清水湾(位于陵水英州、新村镇之间)、黎安泻湖、陵水河上游、白水岭、大里河、喃喜河谷、托南日瀑布群(位于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内)
保护区:海草特别保护区(位于陵水新村港与黎安港,主要保护对象是海草床及其海洋生态环境)
植物:海菖蒲(俗名叫海水兰)、江篱(海生植物。拍摄自然生长环境下的植株)
动物:琵琶蟹、海南溪树蛙(海南特有种。分布于吊罗山等山区的小溪附近)

临高县
地理:临高角、红牌屿、文澜河
动物:玻璃鱿鱼
历史遗存:中和古镇(位于临高临城镇高山岭,先汉时印度婆罗门教毗耶大师来此刻立)
文化名村:攀丹村(海南四大文化名村之一
古迹:福兴楼
族群:临高人(指居住于临高、海口西郊、澄迈和儋州部分地区的人们。可拍摄资料图片或族群生活场景,风俗仪式等,避免太过现代)
民俗:渔家女服饰(以已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临高新盈渔家服饰为代表)

乐东县、三亚市
地理:中灶湾(又名龙栖湾)

乐东县、东方市、昌江县、儋州市
地理:西海岸(乐东县莺歌咀至儋州市兵马角。港区港口主要有八所和洋浦港)

乐东县
地理:古海遗迹(位于乐东九所立公村以东,海拔80—135米的花岗岩丘陵上有6-7平方公里的古海蚀遗迹)、黑眉岭(曾是抗日民主根据地。需拍摄远景,突出绵延的山势)、莺歌海滩涂湿地、望楼河、六连岭山脉(五指山支脉。需拍摄山脉全景)、三大沉积盆地(北部湾、莺歌海、琼东南3个大型沉积盆地,其中对油气勘探有利的远景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如无法拍摄地貌,可延伸拍摄相应的油气田开发情况)、尖峰岭—猕猴岭山地、卡法岭、乐东盆地(盆地内有大量台地。低台地分布在盆地的北半部,从抱漫至县城一带;中台地分布在盆地的南半部;高台地分布在盆地边缘。可拍摄台地过渡处)、保显—保国盆地(位于马咀岭—任政岭和毫发岭—亲亚岭两列山脉之前。盆地内有较宽的冲积平原,断续分布的阶地、台地及山麓倾斜台地)
水利:三曲沟水库(在乐东黄流镇。可拍摄水库所在的自然环境,最好突出“干旱”的特征)、长茅水库
自然保护区:佳西自然保护区
文物:西汉朱庐执刲银印(乐东志仲镇潭培乡出土,为中央朝廷封赠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之官印,珍贵稀有,被誉为“海南第一古印”)

海口市、儋州市
地理:侵蚀剥蚀台地(在南渡江中游及儋州那大和万宁一带广布)

海口市
地理:罗京盘(位于永兴镇以南)、、桂林洋海滨、秀英西沙滩
历史遗存:南渡江三角洲(位于海口东北部南渡江出海口处,包括新埠岛。古三角洲遗迹包括灵山永郎村江心滩、新村到外墩的古河道。请拍摄古三角洲遗迹)
历史事件:伏波将军开琼(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抚定珠崖,在海南建立城廓市井。海口五公祠内有伏波祠,海府路龙岐村有伏波庙)
古迹:珠崖岭城址(位于海口龙塘镇博抚村)、琼台书院(为纪念海南第一才子、明朝大学士丘浚而建。位于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文庄路)、儒符石塔(在海南省琼山石镇石山迂北,约一公里处的儒符村公路边)
民俗:“老爸茶”(海口人对“大众茶”的别称)、府城换花节(海口琼山,元宵夜传统民俗活动,玫瑰是换花的主要品种)

东方市、乐东县、三亚市
地理:琼西南半干旱稀树草原区

东方市
地理:感恩平原、鱼鳞洲、北黎湾湿地(位于东方四更镇,港湾湿地)、感恩河、猕猴洞(位于东方广坝乡,为喀斯特溶洞)、东方盆地(东方市的东部山地,包括东方镇与广坝两地。盆心为大广坝水库所在地)
水利:高坡岭水库
自然保护区:猴猕岭自然保护区(现保护动物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坡鹿。可拍摄表现放养的坡鹿在自然区内的场景)
文物:虞山摩崖石刻(位于东方中方村和天安乡陈龙村交界东方河虞山河段。刻在河东岸大石上)

定安县
地理:加峰岭
古迹:解元坊和太史坊(为纪念海南名贤王弘诲而建。分别建于明朝乾隆庆二年[1568年]和明万历二年[1574年]。太史坊位于雷鸣镇龙梅村。解元坊位于定城镇东门街)
民俗:定安娘子(最好能拍摄有传统特色的日常生活场景)

儋州市、临高县
自然保护区:白蝶贝自然保护区

儋州市
地理:德义岭、盐丁火山石丛(在儋州峨蔓镇盐丁村中)、大铲礁(珊瑚礁岛,位于洋浦港的外围,滩涂全是应予保护的珊瑚礁滩,海洋生物种类比较丰富。拍摄请结合生物资源)、儋州湾、后水湾、石花水洞(儋州英岛山下,溶洞底有湖。地质公园)、黑白神头(“神头岛”位于洋浦开发区8公里处西海面。岛上有两座沙石峰,当地渔民称之曰“白神头”、“黑神头”。 )、番加洋石窟、观音洞、观天一线(又称一线天,儋州南丰志文沟北岸)、鹿母湾瀑布
森林公园:海上国家森林公园(在儋州新盈农场中,以沿海红树林保护研究为主。公园中有大片的榕树群落、大酸豆树和千年的“见血封喉树”等,以及千年野生荔枝树2000多株)
遗址:儋耳郡城遗址(位于三都镇旧州坡新村东
文物:九峒黎首石雕(位于儋州中和镇,唐代石雕)、洗兵桥摩崖石刻(位于儋州大成镇东南明德村附近坡)
物产:长坡米烂(儋州长坡镇特色小吃,又叫米烂仔)
民俗:儋州调声(用儋州方言演唱,男女集体对唱,边歌边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拍摄日常的调声对唱或八月十五调声节场景)

澄迈县
地理:九乐宫温泉、济公山(在澄迈红岗农场境内,山上一块巨石肖似济公,并有孙悟空石、蛤石、龟石、蛇石、牛石、石床等奇石景观数十处)、盈滨半岛、雷公岛、马岛、澄迈湾
水利:福山水库(位于澄迈福山镇南面)

昌江县
地理:燕窝岭、七差盆地(从昌化七差乡到昌化江东侧形成一条丘陵地带)、地下宫(位于昌江王下乡大炎新村、雅加大岭南部的天然南亚松纯林中,喀斯特地质地貌,洞口位于山巅)、“皇帝洞”(位于昌江南部王下乡牙迫村东,五勒岭下,是个石灰岩大溶洞。拍摄洞内景观)、雅加大岭瀑布、南绕河、七差温泉、南阳溪(昌化江的支流。在河流两岸,考古人员已发掘出旧石器时代的址)
水利:石碌水库
生物资源:陆均松顶级群落(霸王岭山脉西部山地雨林中。位于霸王岭林业局公路东线23公里处)、雅加松顶级群落(是雅加松原始纯林,位于雅加大岭北面中部的陡壁地带)
化石:信冲洞化石(位于昌江七叉镇保由村西南约2公里的混雅岭南坡上。考古人员首次发现了巨猿、熊猫、猩猩、鬣狗、犀牛、獏、象、硕豪猪等近20种哺乳动物化石)
矿能:石碌铁矿(昌江石碌镇金牛岭北麓)
遗址:混雅岭-燕窝岭旧石器遗址(昌江七差镇南阳溪岸)
古村:洪水村(昌江王下的一个古村落。居民为黎族原住民。全村皆为“金”字茅草屋)

昌江县、东方市
族群:哥隆人(以汉族人为主多民族融合的混合体。主要居住在昌化江下游两岸的昌江县、东方市)
昌江县、白沙县
地理:保梅岭(昌江与白沙交界处,岭上生物资源丰富,且珍稀濒危程度很高,已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梅岭中发现的粗粒黑云母钾长花岗岩,是目前在海南岛首次发现的加里东期花岗岩。请结合岩层和植被拍摄)、三架岭、昌化岭、海尾滨海沙漠(在昌江境内,从珠碧江出海口到昌化江出海口[南罗-海尾-昌化]之间。为在雨季西南干热风和旱季西北干热风长年的风蚀作用下形成的热带滨海沙漠。请结合植被拍摄)、峻壁角
古迹:昌化古城

白沙县
地理:斧头岭(位于白沙青松乡)、九架岭(位于白沙牙叉镇。分布有原始热带特有的珍稀物种,如古代活化石桫椤、花梨、坡鹿、黑冠长臂猿、武祖鸟等。九架岭还遍布红棉树。拍摄表现生物多样性)、白沙盆地(位于南渡河上游,小型河谷盆地。著名的白沙绿茶即产于此地)、南开石壁(位于白沙南开乡会富村)、向民蝙蝠洞(位于白沙元门乡向民村)、白沙陨石坑(位于白沙牙叉镇白沙农场境内)、细水天然草场(位于白沙细雨水乡)、阜喜温泉(位于白沙光雅镇阜喜村北约100米处的山脚下)、白沙冷泉(位于牙叉镇牙叉农场境内)、红坎瀑布(位于白沙元门乡东南部)、南开河、朱碧江上游
生物化石:金波腕足动物化石群(发现于白沙金波,为早石炭世腕足动物化石群)
物产:白沙绿茶
遗址:新村新石器遗址

保亭县
地理:同安岭(又名亲吴岭)、仙安石林、千龙洞、南头滑坡群、保亭盆地、什玲河、响水河
自然保护区:甘什岭铁棱自然保护区(位于保亭三道镇。“无翅坡垒”,俗名铁棱。铁棱属龙脑香料植物。“无翅坡垒”混杂于次雨林中,独特的生态群落在中国首次发现,国外也罕见。)
动物:保亭近腹吸鳅

五指山市
地理:马或岭、马咀岭(地质为赤红壤和山地黄壤,母质为石灰岩。着重拍摄土壤情况)、太平山瀑布、五指山峡谷、通什盆地、通什河
经贸:水满货栈(位于五指山市水满村。五指山第一家黎族货栈,创建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
交通:“十字路”(又称“井字路”。冯子材主持修建为汉黎贸易往来的五指山“十”字大道,是以五指山水满峒,即今五指山市水满乡掘完成的)
物产:野生水满茶
生物资源:五指山蝴蝶生态牧场(设大型网式蝴蝶园、天然蝴蝶园、蝴蝶繁殖园、标本制作室和蝴蝶博物馆等,有500多种海南蝴蝶、国内外400多种蝴蝶)
族群:水满乡(海南岛海拔最高的乡镇,乡政府所在地海拔635米,其水满上村是全岛海拔最高的乡村。水满村自古产五指山野生大叶茶,传统的手工工艺制作成绿茶后,人称“水满茶”, 海南名茶之一。曾是清廷贡品)、初保村(五指山市毛阳镇初保村,中国唯一保存古老原貌特色的黎族村落。村里至今仍保留和传承本民族方言、服饰、饮食习俗、传统织锦工艺等古朴浓厚的民族民俗文化)

五指山区
动物:鳞皮小蟾(五指山所独有)
物产:野黄牛(需表现放养场景)、五脚猪(又称五指山微型猪、多情猪,五指山农民放养的家猪在山地里寻食时与野猪交配产生的后代,肉质香脆、肥而不腻)、蚂蚁鸡(需表现放养场景)
民俗:苗族招龙舞(这种“做斋”跳的舞,在每年的农历元宵、七月十五和八月十五等时段进行)

屯昌县
地理:鸡咀岭、南吕岭、卧龙山石、银岭、青潭、海堂溪(沿河两岸现已为屯昌主要粮食生产基地。拍摄表现两岸的粮食生产场景)、南坤河
物产:枫木红茄(产于屯昌枫木镇)、海南鱼茶(通什黎族苗族招待客人的主要菜肴。分为“湿鱼茶”和“干鱼茶”两种)

本需求范围内:
生物资源:环岛珊瑚礁海岸
植物:巨龙竹(世界上秆型最为高大的竹种,生长于海南岛中部山区和沟谷)、甜竹(小面积散生于全岛各地河岸、山谷及平原村落,儋州、临高、澄迈、琼山和海口等地发展相对较好。请拍摄竹林照片)
古生物化石:三亚翼龙化石(世界剑齿龙化石模式标本,所有本需求区域内剑齿龙化石都要以“三亚翼龙”的特征和分类为参考标准)
动物:海南兔(特有种,体形比华南兔略小)、红鱼(又称红笛鲷,名贵海产鱼类。可拍摄个体、养殖场或捕捞场景)、长棘海星
主导型经济产业:人工鱼礁
物产:香茅(又被称为柠檬草。拍摄植株,或香茅加工过程、制成品等)、黄帝椒(又名黄灯笼椒,珍稀地方品种,辣味极强。分布在海南岛东南、西南沿海。可拍摄植株,果实,辣椒酱)、屯昌黑猪(海南优质猪品种)
饮食:糯米腌酸鱼(海南苗族的一种食品)、山兰甜酒(五指山,当地人叫“BIANG”,黎族采用传统的自然发酵法酿制的一种酒。可拍摄酿造过程,避免拍摄成品,尤其是不见酒色的外部容器)、黎家竹筒饭(将山兰米装入竹筒并配以适量调味料烤制出来的竹筒饭,尤为芳香可口,更是海南黎族的传统饭食)、苗家五色饭(海南苗家五色饭是用三角枫、黄姜、红蓝草、白兰丹、山兰稻五种植物的叶液作为天然色素分别拌在山栏米中,放在特制的木蒸笼中蒸煮而成)、吃糍粑不拍灰(苗族。苗家人把不拍灰的糍粑地给客人吃,表示亲热,意为把客人当作自家人一样看待)、嚼槟榔(有生吃、干吃两种。生吃,即把新鲜槟榔果切成小片,果肉和果核同时嚼食。干吃,即把果子煮熟晾干,保存起来供长期食用)
工艺:椰雕(用椰壳精工制作的椰雕是海南特有的工艺品。请拍摄精美的椰雕,勿拍摄旅游点贩卖的普通物品,并注意画面美感)
遗址:沙丘贝冢遗址
音乐:朗多依(黎族拉弦乐器。流行于黎族地区)、海南八音(主要的本土器乐,因采用八大类乐器弦、琴、笛、管、箫、锣、鼓、钹演奏而得名。俗称的八音既包括乐器、乐曲,也包括乐队)
戏曲:琼剧(亦称琼州戏,海南戏。海口市大致坡镇看到的琼剧产业很兴旺)
体育:穿藤圈(黎族传统体育活动。用当地盛产的红藤子,弯成圆圈;用长约2米左右的硬木和竹竿制成“标枪”。比赛分甲乙两队,甲队抛掷藤圈时乙队投穿标枪。在规定时间内谁投中的多谁胜)
文化:《吞德剖》(黎族哈应语口传长篇创世史诗,记述了黎族的起源和民俗来源。海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琼黎风俗图(现存最早的、300年前黎人风俗图,从建屋、纺织、耕种、对歌、嫁娶、跳鬼、取香、采藤、放排、涉水、渔猎等角度描绘300年前黎人的社会风俗。由于黎族没有文字,这本图文并茂反映黎族风俗的画卷愈显弥足珍贵)、《五指山问黎记》(作者黄强于20世纪20年代考察五指山黎区后所写。书中再现了黎族的人文历史)
历史人物:陈日光(海南琼中中平人。曾统领南茂六峒,是全岛苗族中唯一的峒总管,是苗王)
饮食:海南四大名菜(文昌鸡、加积鸭、东山羊、和乐蟹)
历史人物:丘濬(明代著名的政治家、理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被誉为海南 “第一才子”,编撰有《寰宇通志》、《世史正纲》及《大学衍义补》等。可拍摄其肖像、雕像、手迹、资料图片、事迹绘本,岛内纪念物等)、邢宥(明代的政治家、学者。历任四川站定临察御史、浙江台州知府、浙江布政司左参政、右佥都御史、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等职。著有《湄丘集》。可拍摄其肖像、雕像、手迹、资料图片、事迹绘本,岛内纪念物等)、曾汪源•曾金城(秘鲁华侨。1902年曾汪源带橡胶种子在广东英德试种,因无法越冬而失败。曾汪源带儿子曾金城到海南岛儋县、万宁等地调查,从巴西采摘橡胶种在儋县那大五岭一带栽植,是中国引植橡胶的开拓者。拍摄其肖像、雕像、手迹、资料图片、事迹绘本,岛内纪念物等)、陈序经(文昌人,1909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4月在广州参加黄花岗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兼政府主席、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74年病逝京。拍摄其肖像、雕像、手迹、资料图片、事迹绘本,岛内纪念物等)
历史事件:元兵“征黎”(历代统治者在对待黎族的政策上,多采取征黎之策。在元代统治海南的90多年中,大举“征黎”不下 10次,武装镇压规模前所未见。同时利用“归降”的黎族上层首领,封以官爵,授以实权,设立“黎兵万户府”,下辖“千户所”、“百户所”,统率黎兵,兼管地方上的军事和民政。今天,在尖峰岭及黎母山,还留存有标示“大元军马到此“的石刻。“大元军马下营”石刻便位于乐东尖峰岭山麓。大元军马屯兵场位于东方市四更镇付马村。东方市东河镇中方村古镇州城址东南方向约3里处,有一条乡间小河——当地黎族老百姓称之为“石字河”,河的东岸也有一处石刻——“大元军马到此”)、马矢起义(黎族历代起义之一。现已发现的《水会平黎善后碑记》残碑记录了这段惨烈的历史。拍摄该起义任何遗址、遗物或文献)
农耕:蹄耕(黎族山寨直至20世纪上半叶还遗留原始农业用牛踩田,使田泥糜烂然后插秧的现象。田中“宿莽巨根”妨碍牛耕,也是原因之一)、租山耕种(海南的苗族属外来民族,由于没有土地,苗族要租山耕种。可拍摄山地耕地)、稻择(黎族用竹竿搭成的晒谷架,俗称“稻择”。黎族人收获山兰米后,一般用削尖两头的竹竿串起一把把稻穗,挑回村里,搁在“稻择”上存放,让其自然晒干、风干,需要时才取下脱谷、脱壳)
历史遗存:黎峒(至建国前,黎族地区一直保留“峒”(或称“弓”)的社会组织。有固定的疆界,若有侵犯,往往会引起峒与峒之间的纠纷和械斗。每峒都有一个由长辈充当的峒头,负责维持社会秩序和调解纷争,较重大的事件则召开全峒会议解决。峒有固定的地域,一般以山岭、河流为界,并且立碑、砌石或栽种树木、竹子等作为标志。可拍摄历史遗迹或博物馆中的模拟场景,避免拍摄风情园之类的假文物)
民俗:
1、四季夏秋装(海南是中国纬度最低的地区,地处热带,多暑少寒,故大多居民日常只着夏装与秋装为主。在冬季的标识背景下拍摄衣着,需为日常生活场景)
2、疍家女装(疍民妇女衣服紧身,上衣大襟右扣,常用一块颜色鲜艳的布料衬于肩头袖筒之上,发鬓常插银钗,手戴玉石、玳瑁镯。请拍摄资料图片或原生态服饰)
3、“饭前汤”(海南民间素有“饭前先喝汤”的饮食习惯。请拍摄日常生活场景)
4、“白鸽寮”(疍家人以茅草搭成的房屋,俗称“白鸽寮”。寮上层住人,下面临水,便于出海捕鱼。后虽改为瓦房,但作为厨房、猪舍、厕所用的“白鸽寮”仍然存在。请拍摄资料图片或原生态场景)
5、祈子(若夫妻婚后无子,便多以以下数种方式祈子习:跪拜临水夫人和金花娘娘赐子;讨吃喜蛋喜果——亲朋邻里有人结婚家,不生育的女人向主人讨喜蛋或喜果吃;第三种是偷瓜、送瓜和偷灯)
6、隆闺(黎语,大意是“不设灶的房子”。黎族习俗,孩子长到十三四岁便要搬到“隆闺”去居住,不与父母同居住。男子自己上山备料盖“隆闺”,女人由父母帮盖,大多建在父母住屋附近或村边较偏僻的地方,“隆闺”有男女之分,大小之别,男子住的称“兄弟隆闺”,女子住的叫“姐妹隆闺”。可拍摄表现有特色的隆闺室内场景)
7、夜游(黎族男青年谈情的一种独特形式,它与“隆闺”有密切的联系。夕阳西下,男青年穿戴整齐到别村的“姐妹隆闺”去。先以歌叩门,女方若同意就回应一首歌;若不同意,就唱首不开门歌。待到男子进得门来,还要对唱见面歌和请坐歌才可入座。男子接着要说明是来找情侣还是求婚的,女子回应是否已有情人……表达爱情的对歌声、口弓声和鼻箫声此起彼落。情投意合后,男方就向女方送银元、铜钱、针、布衫、腰篓、竹笠等等物品,作为同床过夜的礼物。往后相互邀约,夜间常来常往。可拍摄此风俗中任何仪式化的场景)
8、不落夫家(黎族女子结婚后,媳妇会请求婆婆让自己回娘家,开始“不落夫家”的生活。她必须要等到丈夫亲自来请,才会回夫家。可拍摄此风俗中任何仪式化的场景)
9、苗族咬手定情(咬手是海南苗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一种独特方式。每逢节假日,特别是三月初三会进行)
10、“太阳落山”(黎族人认为人死即“太阳落山”,所以入殓都在下午,极力讲求葬式,以至形成了一套极为繁琐的葬礼仪式)
11、“刻木记年,结绳记帐”(黎族。可拍摄任何考古遗存)
12、鬼公•娘母(娘母和鬼公为黎族固有的巫师,被认为人与鬼的中介)
13、石且崇拜(黎族原始社会某些地区流传下来的风习之一。石且在考古学上指的是以石头制作的男性生殖器的崇拜物。黎寨的大榕树下,常会供奉着一座小小的土地庙,庙里只有一块石头雕刻的、形状像男性生殖器的石头,黎家称为“石且”。“石且”是父权的象征,是对祖先的崇拜)
14、草魂(黎族有古老的“草魂”信仰,认为生长在深山或悬崖处的草类植物[黎族统称其为“山猪药”]都有灵魂,如果猎手不种这些草,就没有“草魂”,就寻找不到猎物,即使遇到也打不中。猎人上山一旦发现这些草,便把它移植于屋前屋后)
15、“三月三”(黎族苗族传统节日,2006年获批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昌化江畔的燕窝岭据传是三月三的发祥地)
16、黎族军坡节(各地各支系的黎族却在不同的时间举行,与汉族军坡节所纪念的人物不同,黎族纪念峒主公,而汉族纪念冼太夫人)
17、钱铃双刀舞(黎族舞蹈)
18、打叮咚(叮咚是黎族特有的、古老的敲击体鸣乐器,黎语称朗。流行于琼中、东方、保亭、白沙、乐东等地。拍摄表现奏乐场景或乐器实物)


跨区域
地理:六连岭山脉(五指山支脉,北到琼海、定安交界处,南和陵水、保亭两县接壤。需拍摄山脉全景)、三大沉积盆地(北部湾、莺歌海、琼东南3个大型沉积盆地,其中对油气勘探有利的远景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如无法拍摄地貌,可延伸拍摄相应的油气田开发情况)、喀斯特热带雨林(位于昌江与东方交界的地区,在昌江境内,分布于王下一带,在东方境内,主要分布于俄贤岭。形成特殊的喀斯特雨林地貌。需表现裸露的石灰岩和植物并存的场景)、抱板群(在琼中地区,主要出露于长征—番响一带)、花岗岩体(五指山整个山体均由花岗岩构成。尖峰岭上有花岗岩体出露,是海南岛的著名岩体之一)、番阳通谷(从乐东东北部一路沿着昌化江,穿过五指山市番阳、毛阳两镇进入琼中红毛镇,至黎母岭南坡为止。谷地有“焚风”现象)、黎母岭山脉(跨越白沙、琼中、五指山市和乐东。黎母山是黎族的始祖山)、雅加大岭山脉
母瑞山(又叫姆瑞山,五指山脉向东北延伸的余脉,地处定安、琼海、屯昌、琼中交界)、万泉河、万泉湖(即牛路岭水库,位于万泉河上游,地跨万宁、琼中、琼海三地)、三角山(琼中与陵水交界处,地处吊罗山乡,为吊罗山的主峰。土壤类型主要为山地黄壤和山地赤红壤,是海南热带雨林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拍摄可表现地貌或热带雨林群落)、三大地理分异(中部山地地理分异特征为山南山北的暖寒差异;山东山西的干湿差异;垂直地带的差异。以黎母岭—鹦哥岭—马或岭—猴猕岭一线为界线,分界线以北是遭寒流侵袭之处,温度最低时可出现薄霜;以南则是无霜带,全年多雨,四季高温。金屏岭、大本山、同安岭、好甘岭和马咀岭一线,东部湿润多雨,五指山东坡是全岛最湿润之处;西部则为干旱少雨区,大广坝盆地为本岛主要的干旱盆地。中部山地气温有垂直差异,山地雨量比平原大,气温比平原低。可拍摄界线两侧的对比性情景,需以成对比的两张图为单位提供)
气候现象:冬暖夏凉(是海南岛中部的山地的最大气候特色。可以从人物衣着表现来拍摄,但场景需能表现季节特征)、清明风(中部山地早稻抽穗扬花期可能遇到的低温冷害。低温阴雨[包括干冷],出现于 12月至次年2月至3月,影响早稻播插以及橡胶等安全越冬或早春正常萌发)、“冷湖”(寒流遇山沉积在山前盆地、洼地中,如湖泊积水之状。中部山地北部屯昌盆地、白沙盆地,等皆有此现象)
植物:母生(具有再生特性、砍伐后可继续生出小树,在五指山、琼中、东方等地也保存有成片的母生树林。最著名的母生树位于鹦哥岭的核心区,高达70米)、海南梧桐(常混生于昌江、乐东、琼海、白沙、琼中、万宁等地海拔400—900米的热带季雨林中)、红椆(多见于东方、乐东、白沙、五指山市和保亭等交界处的山地上)、红椤(分布于霸王岭、黎母岭、五指山、吊罗山等热带原始密林中)、海南罗汉松(零星分布于五指山、黎母岭、尖峰岭和吊罗山等地)、黑桫椤(五指山、尖峰岭、吊罗山和霸王岭等热带雨林区为其主要适生地)、白藤(世界上最长的植物)、海南锥花(多分布于保亭、乐东等地海拔700米左右的山地疏林中)
动物:云豹(仅偶见于山高林密的五指山、吊罗山等热带雨林地区)、海南水鹿(生长于琼中的黎母山、鹦哥岭,五指山市的五指山,陵水的吊罗山,白沙的斧头岭、马或岭,昌江的雅加大岭,东方的猴猕岭、后山岭和乐东的尖峰岭等地。老百姓将其叫作“山牛”或者“山马”)、海南巨松鼠(当地人称为“树狗”。多见于五指山、尖峰岭、坝王岭、吊罗山、马鞍岭等中南部山地)、海南疣螈(海南特有物种。吊罗山、尖峰岭和五指山等地有分布记录)、霸王岭睑虎(发现于海南霸王岭)、四眼斑水龟(分布于海南岛中部和西南部山区以及丘陵地区)、海南柳莺)、海南山鹧鸪(霸王岭、鹦哥岭、五指山、尖峰岭、保梅岭自然保护区均有零星的分布)
农业:砍山栏(耕火种式的农业生产方式)、“惰农”(海南岛史前由于地广人稀,可供人类采集渔猎的资源极其丰厚富足,在此环境中,本岛居民对自然资源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并产生所谓“惰农”现象。可拍摄农闲场景)
矿能:海南黄蜡石(观赏石,产于东方、五指山等)
物产:海南苦丁茶(五指山、七仙岭、吊罗山、霸王岭、鹦哥岭一带盛产)
民俗:苗家姐妹节(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八日,五指山市和保亭县交界处的陡水河畔苗家村寨姑娘上山采摘花和叶,用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后蒸“姐妹饭”,姑娘与小伙子身着盛装,到河畔游方唱山歌、沙滩踩鼓、跳芦笙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