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验证码
图片征集
欢迎可提供图片的个人或机构与我们联系:电邮fotoe@fotoe.com;电话18122392610。 对于急征图片,建议提交数码照片或已电子化的图片。
征集青海西宁市、黄南州、海南州、海北州、海东地区图片
发布时间:2010-12-02 14:00:16
征集期限:长期
注:来稿请注明“青海征集”字样

征集范围:
西宁市:市区,湟中县,湟源县,大通县;
海东地区:平安县,乐都县,民和县,互助县,化隆县,循化县;
黄南州:尖扎县、同仁县;
海南州:贵德县;
海北州:海晏县。

循化
地理:积石山(也叫积石峰、唐述山)、达里加山、清水河谷、岗察草原、望夫石、街子河、雾山池(又名雾山仙池)、安岗瀑布(又名夕春瀑布)、修关神洞
生物资源:黑大山杜鹃林
物产:循化线椒

西宁
地理:小峡(又称石峡)、北川河
生物资源:西宁植物园(主要树种是云杉、油松等)
矿能:钙芒硝(三十里铺矿区矿层埋深浅,可拍摄出露的矿山)
古村:沈那古村落(为约3500年前的古羌人聚落村,是远古人类从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过渡的一种文化遗存。座落在西宁城北区小桥村北)
古迹:虎台(虎台遗址位于西宁市西郊,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南凉王在西宁建都时的重要遗迹,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平安、化隆
地理:阿米吉日神山(即八宝山,又作阿米吉利山)、青沙山垭口

平安
地理:白沈家沟
水利:文祖口水库
生物资源:峡群寺次生林(平安唯一的天然次生林林区)
矿能:上庄磷矿(位于平安石灰窑乡,主要矿物为磷铁矿、磷灰石、次透灰石、黑云母)

民和
遗址:喇家遗址(迄今中国发掘的保存最为完整的史前自然灾难遗址,位于民和喇家村,系距今约4000年前,具有高度文明水平,因遭遇天灾而瞬间毁灭的一座城池,有“东方庞贝”之称。喇家遗址保留着地震、黄河大洪水以及山洪袭击的多重地理灾难遗迹,以及目前世界上最古早的面条遗迹)
地理:野花山、官亭小盆地(即“三川小盆地”,位于民和县境南部、黄河北岸,包括赵木川、中川、下川[峡口]区域,是个群山环绕的肥沃小盆地。下川口还是青海的最低点所在)、西沟峡谷(位于民和西北部西沟乡境,主峡为南峡,峡谷里有外东花、里东花、外西峡、里西峡、尕冰台、高冰台等景观)、七里寺峡(位于民和古鄯镇境内)、娘娘池(俗称“娘娘天池”或“神池”,在民和柴沟乡境内)、东沟瀑布、松山(原始林区,位于民和李二堡镇松山村)
生物资源:马场垣桃林
物产:享堂西瓜(享堂,在民和湟水和大通的交汇处)
遗址:马场垣遗址(在民和马场垣乡边墙村湟水南岸二级台地上,为新石器文化遗址。不仅包含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为主的居住遗址和葬地,还有辛店文化的居住遗址以及少量的齐家文化、卡约文化遗址和墓葬)
历史遗存:临律关(黄河上游的一处古老渡口,古代丝绸之路南线青海道及唐蕃古道的要津之一。位于民和官亭镇西南红崖脚下,隋炀帝杨广曾在此渡过黄河,进入青海)
民俗:纳顿节(是民和三川地区土族独有的社交游乐节日,也称“庄稼人会”、“庆丰收会”等。”纳顿”是土语音译,和蒙古族的那达慕含义一样,意为“玩耍”、“娱乐”)

孟达
植物:太白红杉(孟达自然保护区内)

乐都、民和
地理:老鸦峡谷(与小峡和大峡一起,并称“湟水三峡”,在乐都与民和接壤处)

乐都
地理:阿弥桑朵山、引胜沟河
水利:大石滩水库
物产:紫皮蒜、沙果
民俗:“戴天头”(乐都等地流行的土族成人礼仪式。在僧侣主持下用柏叶水或奶汁洗脸,用花翎蘸净水洒向姑娘的头身、屋内等处。属于洁身清垢,洗去邪念的方式。请拍摄仪式场面,或“戴天头”前和“戴天头”后的土族女子的衣着打扮对比。)

尖扎、化隆、循化
水利能源:公伯峡水电站(公伯峡水电站水域跨连扎尖、化隆、循化三地,是黄河上游规划的第四个大型梯级电站)

尖扎
地理:加让沟(尖扎的主要河沟之一,从西向东横穿尖扎腰部,流经措周乡、马克唐镇后汇入黄河)

湟中
地理:南朔山(又叫西源山、南佛山、朔屏山)、大南川谷地(南川河冲积谷地,分布在湟中总寨镇一带,俗称“大南川”,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为湟中主要产粮区之一)、水峡(位于湟中西北上五庄乡内)、云谷川、盘道沟、莲湖(人工湖,因依傍莲花山而得名。因库区岸势如同一只大“蚂蚁”,又叫“蚂蚁沟水库”)、药水滩温泉(位于湟中南部上新庄乡的马鸡沟峡谷内,为青海最大的地热异常区之一)
生物资源:群加林区
物产:加牙藏毯(主产于湟中加牙村、上新庄,产品为卡垫、马褥毯、炕毯、地毯等)
古人类:卡约人(青铜时代[约公元前900-前600年之间]的河湟流域居民,以发现于湟中云谷川卡约村的古文化遗存而得名。卡约人牧养牛、羊、马、狗,也从事农业生产,使用的工具虽多石器斧、石刀、石锤等,但也有铜质的镰、刀、斧、锥和镞,手制陶器的水平也大为提高,显示出当时人们过着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农牧兼营。请拍摄卡约村的遗迹,或出土的生产工具)
民俗:湟中农民画(以湟中小南川为代表。20世纪70年代初,湟中小南川一带兴起了农民绘画热潮,继承民间壁画、漆画的画法,吸收唐卡、皮影、刺绣、剪纸等民间艺术营养,独树一帜)

湟源
地理:华石山、黑山、丁字型盆地(即湟源盆地。湟水河自西北而东南斜贯县境北部,其最大支流药水河则由南向北奔流,这两条河将把整个湟源分成三块,并形成一个狭长的“丁”字形河谷盆地。可拍摄药水河和湟水河交汇处)、“尕三峡”(即湟源峡,由西石峡、药水峡、巴燕峡组成)、大黑沟(在湟源东峡乡境内,分三岔:西岔、三岔、石峡三沟,总面积3万亩。需同时拍摄地貌和白桦林)、哈城牧场(位于日月乡哈城村中,系日月山脉的高山草甸)、南响-药水河(发源于湟源青阳山与野牛山北麓,上游称南响河。自南向北流经湟源日月、和平、城郊三乡后汇入湟水)、拉拉河
特产:湟源陈醋(青海名特产,又叫黑醋)
物产:干板鱼(湟鱼剖去内脏,在石板上或沙滩上晒干,即为干板鱼)、马牙蚕豆(主产于湟源波航乡、大华乡及大华乡)
古迹:四战石堡城(为吐蕃人险要军事城堡。位于湟源城西20公里处的哈拉库图,哈拉库图位于现在的青海省湟源县日月乡哈城村。坐落在褐红色三面断崖的方台上,又称西山营盘台。围绕石堡城,唐蕃之间80多年时间进行了四次大争夺战,双方两败两胜,死伤十万余人。唐的第二次胜利就是有名的哥舒翰之战。这一战,唐朝终以死伤数万的代价拿下石堡城,换来了一段时期的边防稳定)
民俗:“卐”字符(居住在湟源日月乡的藏民有一种习惯:娶亲时,婆家将羊皮铺在院子里,在羊皮上用青稞绘制“卐”字符,新娘进门时,脚踏在“卐”字符中心,以示“男女同生、阴阳相配、鱼水共欢、吉样如意、坚固永久”之意)

化隆
地理:马场山(位于化隆最北部,主峰三面环以许多小岭,南面为巴燕河之源头。可从巴燕河拍摄马场山)、卡力岗山系、巴燕河
矿能:拉水峡铜镍矿(位于化隆县城东南,为晚期岩浆矿床)
物产:酥梅梨(分黄酥梅与红酥梅两个品系)、油菜花蜜

互助
地理:北沟脑岭(在互助巴扎乡境内)、东尖山(又叫仙密大山,位于互助北部林川乡境内)、大俄博山、俄座岭、加浪亚豁(为互助东部加定镇和松多乡的分水岭)、互助小三峡(由卡索峡、青岗峡、下河峡构成,位于互助东北面大通河干流上,峡谷两侧绝壁千仞,危岩凌空,有“一线天”景观)、克麻岭、哈拉直沟、沙塘川、南门峡水库、湖勒天池(也叫“圣母天池”,一大一小,相距很近)、药水泉瀑布(位于互助北山扎龙沟尽头,由多处泉眼汇集而成)
物产:互助酩酼(即互助青稞酒。明末清初,互助威远镇的土族中就有了以青稞为原料用土法酿酒的纪录,这种土法生产的青稞酒叫“酩酼”。后工艺进一步完善,形成“天佑德”、“义永合”、“世义德”、“文玉合”、“义合永”等八大作坊,其中以“天佑德”名气最大)、黑马铃薯(也被称为“黑美人”,互助特产,表皮呈黑紫色,薯肉为深紫色或浅紫色,钙、钾含量远高于普通的马铃薯,富含大量的花青素)
古迹:威远堡鼓楼

海晏
地理:水峡河谷、麻匹寺河(即湟水上源,由源头至三角城这一段的名称叫麻匹寺河,为羽状水系,流经海晏东部)
水利:东大滩水库(在海晏东南部金滩乡内,为青海最大的调节性水库)
古迹:三角城(即西汉末年兴建的西海郡郡城——龙夷城,也称海晏三角城。位于金银滩上,是青海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郡建制的古城)

贵德、尖扎
地理:胜保扎(又叫东山,为贵德、尖扎两县的分界山脉。山脉分布有若色拉、胜保扎、果多拉、泥龙角次、扎麻日干、扎麻拉等高峰,最高海拔4444米。山势峥嵘,雪线以下灌木、乔木茂密,珍禽异兽出没,山谷中还盛产中药材)、松巴峡(在李家峡以西约20公里处,李家峡、龙羊峡和积石峡并称黄河上游四大峡谷)

贵德
地理:尕让河(两岸山峦多为斧劈刀削般的悬崖,也有一些风蚀砂岩和较为平缓的山坡,河岸被河水切割成崖壁,由于雨水冲刷,每层台地上形成许许多多的圆顶小山包。请拍摄两岸景观)、龙王池(在贵德东南常牧乡都秀村东侧龙地山中)
物产:贵德花椒
遗址:尕让城垣(位于黄河北岸贵德尕让乡下尕让村以西。据文献记载,该城垣为汉代归义城遗址)
民俗:贵德拉伊会(每年的六月二十一,贵德西河滩汇集着从下排到河阴的男女老少,手执酒瓶,边歌边舞,一方提问,一方回答。“拉伊会”从群众祈神活动上发展起来的。明清时,贵德盛行六月二十二的祈神活动——在城隍庙和毕家寺举行大规模诵经降香活动。后渐渐演变成聚会赛歌[以藏族情歌“拉伊”为主]活动,继而发展成为长达三四天的大型物资交流会)

大通
地理:娘娘山(又名金娥山)、宝库峡、鹞子沟、向化草场、黑林河、东峡河、宝库河、黑泉水库、金娥湫池
林业:东峡林场(位于大通东北部,为西宁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
物产:桥儿沟砂罐(陶器,大通名产。清初,回族居民开始利用当地特有粘土资源制作砂罐、砂锅、砂碗等陶器。用这种砂罐煮茶烧汤别有风味,遂渐成为海东农业区名产)
民俗:“四片瓦”(大通黄家寨镇黄东、黄西两村独有的蛙图腾祭祀舞,保持了宋代之前民间蜡祭仪礼信息)

跨区域
地理:湟水(又名西宁河)、西宁-民和盆地(断陷盆地,南北短、东西狭长,呈不规则长方形。湟水河沿盆地东西向穿越而过,南北侧为侵蚀强烈的基岩低度山丘地貌区,植被稀疏,沟壑纵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西高低相差24米,海拔高度在2350-2800米之间,黄土覆盖面较广,坡面冲沟发育,侵蚀强烈,海拔高程2380米以下为湟水河的低级阶地和河漫滩,阶地阶面宽且平缓,为堆积型阶地)
植物:冬瓜杨(是北山森林公园中的常见植物)、大叶钓樟(是孟达自然保护区的常见植物)、大黑沟白桦(大片分布于湟源)、大果圆柏(循化孟达林区)、高山柳(湟中群加)、台湾桧(孟达林区)、华桔竹(分布在孟达)、花叶海棠(分布在循化、化隆、民和、贵德)、蓝花荆芥、赤芍(大通赤芍远销全国)、唐古特铁线莲、旱雀麦(海东地区主要牧草品种)
动物:岩羊(又叫石羊、蓝羊,其体形非常像家绵羊,高原地区裸露的岩石和山谷之间的草地是岩羊的主要栖息地。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循化孟达自然保护区有)、马麝(民和、乐都、湟中、湟源、平安等地,原来都有马麝分布的记录)、香鼬(常见于本区的牧区和农场)、石貂(主要栖息于多岩石的山林地区或一些开阔的草原和深沟谷地区)、雪豹、荒漠猫(别名草猞猁、漠猫)、草原雕(分布于青海东北部)、斑尾榛鸡(分布在孟达)、雉鹑(在我国分布于青海东部、甘肃西部和西北部、四川北部和中部)
互助黑猪(西北八眉猪的一个地区类型,主产于互助、湟中、湟源、大通等地)、海东鸡(产于民和、乐都、平安、湟源、湟中、大通等县)、长把梨(分布于贵德、民和、乐都、化隆、尖扎等地,其中以贵德产量最高,品质最好)
交通:散勒•木瓦(撒拉族人在黄河上进行水上运输,除使用羊皮筏之外,常常也使用“散勒”。组合的“散勒”叫“木瓦”,即是用一根粗木凿成的小舟,摆渡黄河时,将两只“散勒”连在一起,槽内装载所运物资,由几个“乔瓦吉”[水手]用小划板前后左右划水而行)
矿能:石膏、石英(矿床集中分布于在西宁及海东地区)、丹麻彩玉(学名叶腊石。多见于湟中丹麻地区)
饮食:油搅团(又称“比利买海”,撒拉族传统风味食品,用植物油、面粉制成)、西宁八盘(最有代表性的河湟回族宴席菜:酸辣里脊、烧羊筋、糊羊(牛)肉、手抓羊肉、高香汤、酥合丸、炒鸡肉、肉炒兰片、后四碗等。需拍摄宴席形式,或一桌整菜;如无法拍到“西宁八盘”,可拍摄传统河湟回族宴席场面)、雀舌面(撒拉族面食之一,撒拉语称“乔花得”。面条形似雀舌,小巧玲珑,故名。是在其他饭菜上完后的最后一道面食)、“哈力海”(荨麻卷饼的意思,土族风味食品,由荨麻拌汤和白面油饼组成)
民居:篱笆木楼(撒拉族原生态民居,始建于明清,分上下两层,上层设卧室、沐浴室等,下层设仓库、畜圈。楼体框架由松木构成,墙体用杂木枝条编织,两面抹以草泥,中间为空)民俗:长寿羊(藏族有“长寿羊”,汉族称“神羊”,即一群羊中留一只羯羊,终其生而不宰杀。这种习俗与古“羌人事奉羱羝”[即盘羊]的习俗一脉相承。可拍摄“长寿羊”在羊群中有特殊标记。或拍摄该地区的羊图腾)、河湟社火(传统的汉族民间文娱活动,流行于河湟地区,每年农历正月初八日至十五日进行,演出样式包括音乐、舞蹈、曲艺、戏剧、杂剧等,类型与节目繁多,有秧歌、龙灯、狮子、牦牛、旱船、骑驴、高跷、高台、大头罗汉、胖婆娘等)、“口细”(是撒拉族惟一保存至今的古老民间乐器。过去,撒拉人特别是妇女弹唱歌舞被视为非法,唯独吹弹“口细”不受任何制约。)
文物:“黄河磬王”(喇家遗址的考古发现之一,石磬形状根据同时代的长方形石刀仿制,与传统所见的弓背形曲尺形磬完全不同)
文学:《拉仁布与吉门索》(长达300多行的土族叙事长诗,描写的是一个爱情悲剧。可拍摄以“《拉仁布与吉门索》”为题材的绘画、壁画、雕塑、手工艺品等)
历史人物:秃发乌孤(南凉国主,397-399年在位,鲜卑人)、何灌(宋代名将,曾组织群众在西宁等地兴修水利,进行屯垦。可拍摄当地的古代水利工程)、欺南陵温(也叫唃厮罗。原名欺南陵温,生于今新疆高昌地区,吐蕃赞普的后裔。12岁时,被河州商人何郎业贤从高昌带到河州,取名唃厮罗。宋初,身为河湟吐蕃之一部腽末人首领的欺南陵温崛起,先后以宗哥城[今平安]、邈川城[今乐都]、青唐城[今西宁]为统治中心,建立唃厮罗政权,臣属于宋,历时近百年。欺南陵温统治时期,军力强盛,经济繁荣,被藏族传颂为传奇式英雄,并成为史诗《格萨尔王传》的主人公原形。可拍摄当地民间的格萨尔王的艺术、戏剧形象)、无弋爰剑(战国初期的羌人大首领。曾被秦国掠为奴隶,后逃亡到河湟地区,向当地羌人传授他在秦国学到的生产技术,受到羌人拥戴,河湟羌人的经济因此得到较大发展)、喜饶嘉措(1884年出生于循化道帏乡贺庄村,5岁出家,16岁到拉卜楞学经,21岁进入西藏拜师求学,任十三世达赖经典待讲。解放后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青海省副省长等职)